工程中心团队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队核心成员许骏、柳泉波、王冬青、任光杰等有超过20年的科研合作经历,合作源起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科背景和合作基础优势明显。
工程中心流动科研人员主要由在站博士后、访问学者、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
工程化研究需要有一定数量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才,他们来自项目合作单位。
根据工程中心建设和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聘请兼职研究员。
许骏 教授
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
先后在中山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
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在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研发以及在“双一流”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跨界工作经历,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数字政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副会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气流纺纱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业(喷涂)机器人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超高亮度LED平板显示技术及产业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
2000年至今,带领团队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研究,从对等网络到自组织网络、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在网络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主持研发了国家远程教育网格示范工程LAGrid,被评价为“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曾受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
出版《移动自组织网络》等学术专著6部、《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6部。
欢迎点击链接:https://cnis.scnu.edu.cn,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
相关链接:
1.回望与感悟—科学出版社《移动自组织网络》后记
2.飞鸿踏雪—职业生涯50年
柳泉波 博士
柳泉波,博士,现任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科)和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起华南师范大学工作,长期从事计算机、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等,带领团队在国内较早从事容器云及云原生计算研究,突破云应用引擎共性关键技术,牵头负责“粤教云”工程总体架构设计及技术标准研制,研发云操作系统及新型平台软件并提供行业云整体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转化为云计算技术标准和国家发明专利。合著出版《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新型分布式计算体系与中间件》《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粤教云”工程起源与发展》等学术专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