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从读者到作者—写在科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
作者介绍: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在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研发以及在“双一流”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的跨界工作经历,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曾受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出版《移动自组织网络》等学术专著6部、《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6部。
题记:今年是科学出版社建社70周年,草此短文,记录合作轶事,分享记忆中的书香,回望这一段愉快的合作旅程,......
科学出版社是我国科技出版的“国家队”,国内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大多是通过科学出版社的图书和期刊发表的,数十万种图书出版物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
我与科学出版社因书结缘,是读着科学出版社的图书成长进步的。
得益于科学出版社的科普图书,我小时候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开始组装收音机,高中已经自学了《晶体管电路》和《无线电电子学》等科技书,当一名电子工程师是我的少年梦。后来有机会报考大学,毫不犹豫选择了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我相信,有千千万万我的同龄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读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激发了科学兴趣并走上了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道路。
1999年,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高校教材,从读者成了作者。特别有意思的是,此书的写作背景是因为我从工作单位辞职了,需要挣点稿费养家糊口。
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佛山市工作,那是我在专业技术领域成长进步最快的时期,1991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这一年刚满35岁。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突出贡献专家和杰出教师,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干一番事业的舞台和机会,躬逢其盛,是一种幸运,我和我的团队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特别怀念和感激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
当上了“专家”,名目繁多的评审会论证会,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1995年走上行政管理岗位,会议应酬多了,读书的时间少了。1999年初,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辞去所有职务,放弃进入“仕途”的机会,静下心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我当时属于市管干部,也是市委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辞职要市委组织部批准。衷心感谢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的宽容和理解,组织上批准了我的辞职报告,让我在不惑之年开始了6年的“北漂”生活,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
从工作单位辞职就是离开了体制,丢了“铁饭碗”,生活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到了写一本畅销书,这样就有稿费收入了。但写一本畅销书谈何容易!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在想到与做到之间。既然想到了,就付诸行动吧。说干就干,我埋头苦干10个月,写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一书,该书很快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获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后来还入选了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天谢地,在写畅销书这件事情上,我算是想到也做到了。
正是这一本畅销书,引起了科学出版社对我更多的关注。
2001年,我受聘担任科学出版社计算机课程教材(教育软件)课题组组长、技术分社特约编审,我深感荣幸,更感到责任重大,唯有努力工作以回报出版社对我的信任。我参与策划并主编出版《Internet应用教程》等国家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材,带领团队研发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软件,终结了用纸和笔考计算机操作的历史,被评价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教育难点问题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19日一版)报道了我们的工作。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还经常想起和科学出版社同仁在一起工作的情景,虽然辛苦,但充实并快乐!
2002年至今,我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研究,科学出版社陪伴了我职业生涯的这一段愉快旅程,先后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5本学术专著,留下了我们团队计算机网络研究20年的足迹,这段旅程我心怀感激。
2002至2004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网格计算支撑环境及中间件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出版了专著《网格计算与e-Learning Grid: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和《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理论与算法》,服务国家远程教育的网格计算示范工程LAGrid,被评价为“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国教育报》第1版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2005年,我离开清华园回到广州,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作为一家有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从根本上摆脱产业发展“卡脖子”和“掉链子”的风险。我牵头组织实施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多项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移动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与路由技术》一书总结了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2006年,我重返学术界,受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当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带领团队提出融合对等计算、自组织网络和网格计算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新型分布式计算体系与中间件》一书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8年是国内云计算元年,以云操作系统为基石的新兴平台软件关系到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经济生态,我带领团队布局云计算研究,牵头组建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容器云及云原生计算研究的团队之一。我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组织领导了“粤教云”工程。《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粤教云”工程起源与发展》一书总结了我们团队云计算研究10年的主要成果。
作为作者,我与科学出版社各位责任编辑由相识到相知再成为挚友,已出版的那些图书就是我们之间友情的最好见证,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那些记忆,让人暖心,令人难忘!由衷感恩科学出版社这个学习成长的平台,祝贺科学出版社7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