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换一个视角看“卡脖子”问题—别让教育“困住”

近日,高校迎来开学季,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重新热闹起来,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2024级新生们满怀希冀与梦想步入校园,开启大学生活。

许骏:换一个视角看“卡脖子”问题—别让教育“困住”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在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研发以及在“双一流”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的跨界工作经历,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曾受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出版《移动自组织网络》等学术专著6部、《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6部。

(一)

当下大家都关心“卡脖子”问题,我们认为,产业发展屡遭“卡脖子”之痛,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底层的技术没有弄清楚。当今的基础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探索自然的“纯科学”,也包括面向底层技术、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去年3月,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我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云操作系统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并接受了南方财经记者的采访,就高校如何服务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强调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要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近日,高校迎来开学季,沉寂了一个暑假的校园重新热闹起来,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2024级新生们满怀希冀与梦想步入校园,开启大学生活。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姜伯驹教授曾经发出感慨:“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的教育困住了自己!” 此言一出,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这个说法可能有些惊悚,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即立足自身、反思我们的教育,因为科技较量的背后是人才的比拼,而人才培养主要靠教育。

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未来远比现在复杂,它更加多样化、更加不确定。从中小学做起,给学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反观我们的教育,“填鸭式”仍普遍存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做笔记、背答案,应试教育让学生们陷入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之中,疲于应付,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这对于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需要反思和改进。

我们的教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共性太多、个性太少,即过于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甚至压抑个性,这不仅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可能导致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被埋没。在教育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曾经对此深信不疑,也常挂在嘴边,现在回过头看,这句话换一种表达可能更恰当:“没有差生,只有进错了教室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

(二)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很好的老师,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良师益友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益。

得益于一位小学老师的启蒙教育,我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开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高中已经自学了《晶体管电路》和《无线电电子学》等科技书,当一名电子工程师是我的理想。后来有机会报考大学,毫不犹豫选择了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计算机科研与教学工作。我相信,有千千万万我的同龄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培养了科学兴趣,长大后走上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道路。我以为,中小学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并鼓励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教师应该是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和创新志向、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和理性思考的“播火者”,而不是灭火者。

在高中阶段,我遇上了有学问的好老师。当年在一所普通中学的简陋教室,有位学生举手对正在讲数学课的老师说,您在黑板上的解释有问题,老师问“真的吗?那请你上讲台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后来,这位老师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位学生就是我,当时在念高中二年级。我由衷感激我的老师,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宽容和赞赏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真正的科学精神,恰恰需要打破常规、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只是让他听话,循规蹈矩,不敢质疑,读到博士了,突然要求他搞创新,能适应吗?

我读本科的学校是中山大学,最有魅力的人文环境是兼容并包、尊重兴趣、照顾特长,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我在大学三年级免修了“数字集成电路”课程,此事的起因很偶然也很有趣。新学期第一次上课,课间休息我便“早退”,到图书馆看书去了,但课本还留在教室,被主讲该课程的陈学泮老师发现,这引起了他对我的关注。陈老师并没有对“逃课”的学生兴师问罪,而是理解包容,给我开小灶,专门安排了课程免修考试,当然它要比期末考试难度更大、更严格,既有笔试考理论,还要在实验室考核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我的综合成绩是98分,已经接近满分了。这要归因于自己出于专业兴趣长期坚持看书学习和动手实践打下的基础,也与我提前阅读了几本同名课程教材有关。免修课程后,陈老师让我当助教,于是我有机会系统深入学习“数字逻辑设计与计算机组成”等后续课程,并参与了陈老师团队的科研项目,我的专业特长得到发展和提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在带领团队从事LED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时,大胆跳过当时国内外流行的技术路线,“另辟蹊径”实现了“后来居上”,解决了超大规模LED点阵高速动态扫描和逐点调灰控制等关键问题,这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产业化也很成功。当然,这种技术跨越是相当困难的,既要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又要熟悉算法与软件。我庆幸自己具备这样的优势,这与大学本科免修课程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对老师始终心存感激,又是一年教师节,祝老师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