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回望是为了再出发—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

今年是工程中心成立15周年,作为工程中心的发起人和主任,回顾这一路走来大家合作共事的一幕幕场景,我最想说的还是感谢!

许骏:回望是为了再出发—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在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研发以及在“双一流”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的跨界工作经历,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曾受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出版《移动自组织网络》等学术专著6部、《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6部。

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建设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这是华南师范大学获批的第一个工程研究类科研平台,也是学校教育技术国家重点学科获批的第一个科研平台,2015年1月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随后一直正常运行。

工程中心聚焦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团队合作缘起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对等网络到移动自组织网络、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在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领域进行了20多年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

今年是工程中心成立15周年,作为工程中心的发起人和主任,回顾这一路走来大家合作共事的一幕幕场景,我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感谢所有以不同方式为工程中心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和朋友们!我永远铭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这段一起走过的日子将带给我美好的回忆。

特别感谢倪光南院士长期以来对我本人以及工程中心的关心和指导!2009年工程中心成立至今,倪光南院士一直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一)跨界的挑战与乐趣:从企业技术研发到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2005年,我离开清华大学回到广州,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三次走出“象牙塔”,在企业总工程师岗位上工作。

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信息、网络与通信是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为从根本上摆脱产业发展“卡脖子”和“掉链子”的风险,必须将技术研发工作往前移,重视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我牵头承担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参与了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通信主题项目,目标是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感谢集团公司总经理庞铁和其他各位同事,我们在一起合作共事非常愉快!

一年多以后,我重回学术界,受聘华南师范大学一类岗特聘教授,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但校企产学研合作从未间断,我至今仍兼任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感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让我有机会在高校与工业跨界工作,体会不同角色的挑战与乐趣。

当院长是有压力的,在我的院长任期内,教育部将组织学科水平评估,如果保不住国家重点学科,岂不成为“历史罪人”?作为学院的新“掌门人”,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工作不到位耽误了学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在高校工作,最大的好处是有主意,最大的难处是主意太多。彼此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是通过沟通达成共识,通过协商找到平衡点。院长的职责就是集中大家的智慧,择善而行,并且必须讲大局、讲团结,既要有勇气改变,也要有胸怀包容。

我算是“空降”到华师当院长的,学院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水平很高,曾连续6届取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在全国高校是唯一的,但科研工作相对薄弱,缺少重大项目和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学科方向凝练与科研平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必须把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地位决定的。

当院长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项目要“领军”,博士后、访问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逐一指导,开会接待应酬一个也不能少,这是院长这个岗位的性质决定的。院长要在行政事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不能放弃自身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放松也不行,必须尽力做得更好,唯有这样,说出来的话才会是内行话,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2006年,我牵头的项目“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让大家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其意义远超出该项目本身。随后,我指导的博士后王金凤在流动站工作期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学院的青年教师黄昌勤、王冬青、王洪江、李南希、詹泽慧等也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院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把握机遇:组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后,我开始谋划科研平台的事情。依托科研平台可以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这对于国家重点学科尤为重要。

1、为什么是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一头连接高校,靠近科技创新的源头,另一头对接企业和产业,可以将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正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之一。

行业切入问题对我们搞工科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提炼出科学问题,从原理上把这个问题吃透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这是高校的优势,而恰恰又是很多企业的薄弱环节。当下大家都在关心“卡脖子”技术,我认为,“卡脖子”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底层的技术没有弄清楚。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要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从事高技术研究的团队通常要有一定的规模,这单靠高校难以做到,整合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链的其他环节,形成全链条创新,这样的研究可以做得更深入且更有影响力。

工程中心从设想变为现实,抓住一次机会是关键。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9年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目的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2009年暑假,我和团队的同事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准备申报材料,恰好在这个暑假,学院承办了2009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这是广东高校承办的第一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也算是学院的一件大事了。我除了给学员讲课,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是我这个院长必须承担的,真是不堪重负但又分身乏术,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9月初,我们总算如期向省教育厅提交了组建计算机网络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请。经过严格的论证和竞争性评审,2009年10月获批准立项,并得到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资助。

 2、为什么选择云计算?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云计算的使命是为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筑基,以云操作系统为基石的新兴平台软件关系到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经济生态,亟需攻克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抓住云计算的机遇,布局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研发,探索既有效破解“卡脖子”问题、又不与主流技术脱钩的技术路线,寻求国产操作系统在新方向和新赛道上的发展新优势,这是国产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的一种路径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择云计算作为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云操作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我们关注云计算,并非赶时髦追热点,而是顺势而为,因为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研究积累。2002至2005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我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网格计算支撑环境与中间件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相关工作被评价为“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的重大进展”。2006年,我们团队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当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提出融合对等计算、自组织网络和网格计算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清华的研究工作在新单位得到延续和发展。2008年是国内云计算元年,我们团队的云计算研究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2009年5月,我和柳泉波博士合作撰写的专著《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新型分布式计算体系与中间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就有专门章节讨论云计算。


(三)路虽远行则将至:初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华师工科相对薄弱,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相关学科优势并不明显,创办这样一个工程中心并不容易,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我当时写了一个请示报告,建议学校采取超常规措施扶持工程中心建设,得到学校领导和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时任副校长莫雷教授、科技处贺浪平处长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相关工作。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场地问题,工程中心的200平方米研发场地,就是在时任校长刘鸣教授的直接过问和亲自督办下得以解决的,尽管距离省教育厅《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不少于2000平方米研发用房相差甚远,但我们知足了,因为学校尽力了。

“以实力求地位、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这是工程中心团队的共识,一路走来,我们用扎实的工作交出了一份还算合格的成绩单,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2011年6月,依托工程中心建成广东省第一批、华师第一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1年8月,我代表工程中心向省教育厅提出建议:“十二五”期间,广东在全国率先建设教育云公共服务体系,取名“粤教云”工程。2012年6月,《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正式发布,“粤教云”列为五大行动计划之一;201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云计算发展的意见》,将电子政务云、粤教云等列为重点示范应用项目,这与我们团队的前期论证和预研工作密不可分。

2012年5月,我牵头的项目《云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粤教云”工程》获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

2013年3月,省教育厅成立“粤教云”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罗伟其厅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我担任专家组组长。2014年6月,《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发布,“粤教云”工程入选社会服务领域重点项目。

2015年7月,我牵头的项目《“粤教云”教育资源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设及规模化应用》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支持,2015年8月,我被省教育厅聘为“粤教云”工程首席专家,省教育厅委托工程中心牵头负责“粤教云”总体设计、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和实施方案研究,为省教育厅提供决策咨询。工程中心团队在网络计算关键技术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取得的相关成果,为“粤教云”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16年12月,《广东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提出以“粤教云”为总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2014年8月,由工程中心王冬青教授牵头,联合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人教数字教材原型研发,2015年8月通过验收;2015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试验,由王冬青教授牵头,工程中心和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共同承担了“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模式及服务机制创新与实践”等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上述工作及相关成果为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全系列引进人教版国家课程数字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工程中心成立10周年,《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与“粤教云”工程》在广州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专著《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粤教云”工程起源与发展》(作者许骏、柳泉波)和《移动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与路由技术》(作者许骏、邱静怡)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2022年10月,我牵头的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容器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深圳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也通过了深圳市发改委组织的验收,这标志着我们团队云计算研究的第一阶段圆满收官。我们团队2008年开始布局云计算研究,长达15年的专注、坚持和付出,在网络计算关键技术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现在回过头看,当初我们选择云计算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重点发力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这是完全正确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云计算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云服务产业。

从2023年1月起,由工程中心柳泉波博士牵头,与珠海金山办公软件、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等单位再度携手合作,开展国产基础软件与大模型融合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将于近期发布。

在华师创办这样一个工程中心,并伴随广东省“粤教云”工程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走过15年,很不容易,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就好像我脸上的皱纹,密集而且深邃,每一条皱纹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往事。路,一步一步走着,留下的脚印自己最清楚;事一点一点地去做,其间的艰辛自己最明白。这些年我的最大感受是累并快乐着、难且一直在坚持,工作虽然辛苦,但充实并快乐!感恩一路相伴的朋友们!

回望是为了再出发。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谈不上赶早先行,但需要“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韧劲与朝气,未来就在我们从容自信、坚毅果敢的脚步里,在我们担当有为、激情创新的征程上。

祝愿工程中心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