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书缘—读书·教书·写书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具有在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研发以及在“双一流”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的跨界工作经历,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曾受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出版《移动自组织网络》等学术专著6部、《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6部。
(一)读书
谈读书,最熟悉的是在学校上学读书。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很好的老师,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良师益友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益。
得益于一位小学老师的启蒙教育,我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开始组装半导体收音机,高中已经自学了《晶体管电路》和《无线电电子学》等科技书,当一名电子工程师是我的理想。我相信,有千千万万我的同龄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阅读科普图书,培养了科学兴趣,长大后走上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道路。我以为,中小学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并鼓励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教师应该是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和创新志向、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和理性思考的“播火者”,而不是灭火者。
在中学阶段,我遇上了有学问的好老师,他们原本都是省城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文革”时期回到原籍或下放到农村任教,成了我们的老师。当年在农村一所普通中学的简陋教室,有位学生举手对正在讲数学课的老师说,您在黑板上的解释有问题,老师问“真的吗?那请你上讲台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后来,这位老师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位学生就是我,当时在念高中二年级。再后来,这位老师因事外出一段时间,他指派我来代课。给同班同学上数学课这一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天追忆这段往事,我由衷感激我的老师,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宽容和赞赏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重要。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只是让他听话,在“服从型”的教育方式下学习,循规蹈矩,不敢质疑,读到博士了,突然要求他搞创新,能适应吗?
我1974年高中毕业,刚满15周岁,来到农村插队,在农村这个大课堂,我们阅读大自然这部永恒的经典和人世间这本厚重的大书,这段生活磨砺了我,也滋养了我。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只要有机会,就去逛书店,但囊中羞涩,每购一本书就要挤出一些吃饭钱,即便是遇上好书,也只好忍痛割爱,因此,对书总是格外珍惜。“荒村十里鸣蛙夜,一点青灯伴读书”,科技图书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着的小油灯,伴我度过长夜,为我驱散孤独,对知识的渴望,可以战胜寂寞和贫困。
(2015年,回到当年下乡的地方)
1978年3月,我离开下乡插队三年多的农村,进入中山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我们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唯一的一届春季入学的大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春天开始的。
(1978年,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实验室)
大学三年级,我免修了“数字集成电路”课程,此事的起因很偶然也很有趣。新学期第一次上课,课间休息我就“早退”,到图书馆看书去了,课本还留在教室被任课老师发现,这引起了他对我的关注。这位老师并没有对“逃课”的学生兴师问罪,而是理解包容,给我开小灶,专门安排了课程免修考试,当然它要比期末考试难度更大、更严格,既有笔试考理论,还要在实验室考核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我的综合成绩是98分,已经接近满分了。这要归因于自己出于专业兴趣长期坚持看书学习和动手实践打下的基本功,也与我提前阅读了几本同名课程教材有关。免修课程后,老师让我当助教,于是我有机会系统深入学习“数字逻辑设计与计算机组成”等后续课程,并参与了老师团队的科研项目。正是这位任课老师对我专业兴趣的尊重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的专业特长得到发展和提升。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在带领团队从事LED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时,放弃当时国内外流行的技术路线,“另辟蹊径”实现了“后来居上”,解决了超大规模LED点阵高速动态扫描和逐点调灰控制等关键问题,这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产业化也很成功。当然,这种技术跨越是相当困难的,既要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又要熟悉算法与软件。我庆幸自己具备这样的优势,这与大学本科免修课程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感恩母校的教育培养,难忘老师的师表风范,岁月的磨洗没有让记忆褪色,我的内心深处,始终珍藏着对老师的感激和深情。
(2015年中山大学校园)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曾在企业和高校跨界任职,也有过单位的变更,但一直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研究。计算机是发展变化最快的学科,业内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月不看文献,自己会有感觉;三个月不看文献,身边的同事会有觉察;半年不看文献,专业基本上就生疏甚至荒废了。这种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只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永葆青春。因此,读书一直伴随着我的职业生涯。
我专业技术成长最快的时期默默无闻,那时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后来成了所谓的专家,名目繁多的评审会论证会,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1995年,我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会议应酬多了,读书的时间少了,每次从书架旁边走过,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随手拿本书翻看几页。1999年初,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辞去所有职务,放弃进入“仕途”的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搞研究。我当时属于市管干部,也是市委组织部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辞职要市委组织部批准。衷心感谢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的宽容和理解,组织上批准了我的辞职报告,让我在不惑之年开始了6年的“北漂”生活,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重返大学校园,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送走一个个风雪黄昏;夜守书斋,台灯下宁神展卷,尽情享受读书做学问的乐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收获的是一份宁静与自由,还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2005年,清华大学)
(二)教书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过两次从企业转入高校教书的经历,与教师职业有不解之缘。
1985年,我离开江门无线电三厂,调入地方高校任教,开始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也正是在这一年的9月10日,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我国教师从此拥有了自己的节日,看来我与教师节有缘分。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尽职尽责,我先后主讲“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1987年,佛山市科学馆)
要在高校真正教好书,首先要把研究做好,因为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误人子弟的,不出科研成果仅教好书的不能算是优秀教师。我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1991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1992年,佛山市政府小礼堂)
1994年,广东省隆重庆祝第10个教师节,我很荣幸获得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在全省高教系统的5位获奖者当中,我是最年轻的,照片及介绍上了《南方日报》头版头条,很多同学、同事和朋友通过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其中,最高兴的是母校中山大学的几位老师,正是在他们的劝说和鼓励下,我才下决心离开企业调入高校教书。1994年适逢中山大学建校70周年,我受邀参加了校庆活动,这是母校给予一位学子的很高荣誉了。
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突出贡献专家和杰出教师,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干一番事业的舞台和机会,躬逢其盛,是一种幸运,我和我的团队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1996年,我当选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杰出青年奖章”,青年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96年,佛山影剧院)
我的第二段教师职业生涯始于2006年。
2006年,我辞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重回高校教书,受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2007年,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第一课室大楼)
当院长是有压力的,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工作不到位耽误了学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当院长也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项目要“领军”,博士后、访问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逐一指导,开会接待应酬一个不能少。
(2018年,工程研究中心)
在院长岗位这5年,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大家一起共事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给我留下美好回忆,我永远铭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2010年,学院迎新春联欢活动)
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计算机导论》、硕士生学位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新发展》、博士生学位课程《高级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新发展》等。
感谢我的学生,让我认识到“教学相长”的真谛,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我喜欢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充满着理想、灵气和青春活力,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让头脑免于僵化,与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青年学生在一起,心态永远年轻!
(三)写书
让科研成果既上“书架”又上“货架”,是科研工作的一种追求,上书架是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上货架就是实际应用、产生效益。
2003年至今出版了《移动自组织网络》等5部学术专著,比较全面地记录了我们团队在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领域的20年研究历程,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从对等网络到自组织网络,科学出版社陪伴了我职业生涯的一段愉快旅程,那些记忆,让人暖心,令人难忘。
2002至2005年,我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网格计算支撑环境及新体系结构下的协同服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出版了专著《网格计算与e-Learning Grid: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和《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理论与算法》,《中国教育报》第一版以“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2005年,我离开清华园回到广州,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作为一家有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必须将研发工作往前移,重视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从根本上摆脱产业发展“卡脖子”和“掉链子”的风险。我牵头组织实施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多项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参与了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通信主题项目。《移动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与路由技术》一书,总结了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2006年,我重返学术界,受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当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带领团队提出融合对等计算、自组织网络和网格计算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新型分布式计算体系与中间件》一书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8年是国内云计算元年,我带领团队布局云计算研究,牵头组建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是国内最早从事云原生计算研究的团队之一,在云计算关键技术及云操作系统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支撑了广东省“粤教云”工程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建设。《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粤教云”工程起源与发展》一书总结了我们团队云计算研究10年的主要成果。
编著出版高校教材,是实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一本好教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低估。先后编著出版《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等高校教材5部,其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入选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5年,我当时担任佛山市科协副主席、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牵头组织了面向全体市民的计算机应用科普活动,主编出版了教材《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基础》,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首发式,当时恰逢一年一度召开“两会”的时间,市科协给出席“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赠书,我还应邀在市政府礼堂作了一场报告。随后,与该书内容配套的教学电视节目在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在全市范围掀起了学计算机的热潮。
写书是一份苦差事,孤灯清影,殚精竭虑,劳心伤神,个中甘苦难以言说,“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当今社会,大家都追求快节奏,吃快餐、寄快递,感冒也要吃速效药,真正沉下心来认真读书做事并不容易。科研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坚持和付出,如果只是把研究当做谋生的职业而不能从中找到乐趣,这恐怕很难坚持下去。建立在兴趣爱好基础上的坚持,才能乐在其中。我庆幸选择了计算机这个行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虽然辛苦,但充实并快乐!在我看来,科研是工作,更是一种爱好,快乐做人,开心做事,一路走来,水到渠成。我特别怀念和感激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感恩一路相伴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