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我的五年院长工作经历——见证教育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发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屈指算来,我卸任院长已经12年了,时光的流逝没有让记忆褪色,当年合作共事朝夕相处的场景、

许骏:我的五年院长工作经历—见证教育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受聘广东省“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

(一)

2006年,我受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开始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二段高校教师工作经历。

1.jpg 

我的第一段高校教师工作经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

1982年大学毕业,当时有进入高校当教师的机会,但我放弃了,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当一名工程师的少年梦。广东江门无线电三厂是一家研发生产电视机、收录音机和其他广播器材的中外合资企业,我从生产线工人到总装车间技术负责人,度过了职业生涯的一段美好时光。

1985年,我离开江门无线电三厂,调入地方高校任教,开始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也正是在这一年的9月10日,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1994年,广东省隆重庆祝第10个教师节,我很荣幸获得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在全省高教系统5位获奖者中,我是最年轻的,照片及介绍上了《南方日报》头版头条。看来,我与教师职业很有缘。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拥有辉煌的历史,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学院,也是华南师范大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每当想起李运林、李克东、徐福荫、桑新民、丁新等一大批先后在学院工作的前辈们,总让我肃然起敬。

(二)

当院长是有压力的,在我的任期内,教育技术学科将接受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如果保不住国家重点学科,岂不成为“历史罪人”?作为学院的新“掌门人”,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工作不到位耽误了学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2.jpg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认知科学等一级学科,横跨理学、教育学和工学等3个学科门类,应该说,这个舞台很大,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一显身手、施展才华,干出一番事业。这正是交叉学科的优势,抓学科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当然,站在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也不一样。我从事的学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从计算机学科的视角看教育技术,可以视为“计算机+”行业。2002至2005年,我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经历过“非典”,开始关注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试图破解线上“隔空”教学存在的问题,相关成果在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应用,解决了大规模在线学习的形成性评价问题。2005年4月1日,《中国教育报》第1版以“我国网络计算教育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在高校工作,最大的好处是有主意,最大的难处是主意太多。彼此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是通过沟通达成共识,通过协商找到平衡点。院长的职责就是集中大家的智慧,择善而行,并且必须要讲大局讲团结,既要有勇气改变,也要有胸怀包容。 

3.JPG

我算是“空降”到学院当院长的,首先要了解熟悉学院的情况,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当时学院学科建设的基本状况是,教学研究水平很高,自1989年以来,连续6届取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在全国同类学科专业中是唯一的,但科研工作相对薄弱,缺少重大项目和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学科方向凝练与科研平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给自己一个院长任期定下的基本工作思路是:抓住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机遇,努力实现三个协调发展。

(1)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在巩固教学研究优势与特色的同时,把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地位决定的。

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要坚持做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强调科研的重要性与搞好教学并不矛盾,我以为,要在高校真正教好书,首先要把研究做好,因为高质量的教学只有在浓厚的学术研究环境中才能实现,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误人子弟的。

(2)教育与技术两个领域协调发展,这是教育技术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安排了“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 两个方向,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巩固人文社科优势的同时,加强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教育信息化主要是理念问题,技术不是问题。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因为脱离技术实现来谈理念,很容易落入纸上谈兵的陷阱,也很难让理想照进现实,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每出现一项新技术,媒体就风起云涌,推荐新技术、启发新思维的文章铺天盖地,各种论坛峰会也很热闹,似乎又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但风潮过后,人们又在谈论经久不变的老问题:为什么技术还是不能有效促进教与学?以慕课为例,它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主观题的智能评分手段不足、用户学习行为数据缺失等问题,其背后是一些技术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什么难?难在它的特殊性。真正的教育都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润物细无声,教育是慢的;计算机行业不一样,它讲速度与激情。这一慢一快,其背后就是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3)发挥老专家作用与加快培养年轻人相协调,这是着眼于学院未来的发展考虑。

学院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年轻人,引导年轻人把个人成长与团队目标、学院发展紧密结合,鼓励支持年轻人独当一面、挑大梁、担重任。创新的本质是反权威的,高校乃至学术界过分强调学术权威的状况令人担忧,学术界论资排辈,不少科研项目以资历设定门槛,从一开始就将年轻人拒之门外。

做学问搞科研,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对人的信任。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的论资排辈,也没有受到考核指标的束缚,可以用一种宽松的心情做感兴趣的事情,执着追求乐在其中。我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完成的,当时我在佛山市工作,纺织、陶瓷和电子信息是当地的三大支柱产业,有很多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需要攻关。我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1991年中共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科技专家”称号,1992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当时刚满33岁。

放开手脚让年轻人去干吧!青年是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年轻人有热情、能专注、体力好,是最能干大事的时候。“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老专家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和舞台,对成长中的年轻人要多一点偏爱,多做一些补台的事情,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三)

当院长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项目要“领军”,博士生硕士生逐一指导,开会接待应酬一个不能少,这是院长岗位的职责要求。高校的学院院长与职业经理人不一样,必须在行政事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不能放弃自身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不但不能放弃,放松也不行,必须尽力做得更好,唯有这样,才能体会教学科硏的甘苦与奥妙,说岀来的话才会是内行话,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搞科研、做学问,其实也是一种“体力活”,有一种说法叫“不苦不累不科研”。我们没有节假日,每天从清晨到深夜,中午也只能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放平”片刻。天道酬勤,我们顶住了压力,科研工作在艰难中起步,2006年,我和柳泉波博士共同申报的项目“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这个项目的获批,让大家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其意义远超出该项目本身。随后,我指导的博士后王金凤(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站期间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学院的青年教师黄昌勤、王冬青、王洪江、李南希、詹泽慧等也先后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此同时,在人文社科领域,科研项目立项也不断传来好消息。“才送春风吹绿柳,又见桃花映红墙”,学院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后,我开始谋划科研平台的事情。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9年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目的是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这是学院科研平台建设的一个难得的机会。

4.png

2009年暑假,我和团队的同事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准备申报材料,恰好这个暑假学院承办2009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技术学),这是广东高校承办的第一个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也算是学院的一件大事了。我除了给学员讲课,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是我这个院长必须要承担的,真是不堪重负但又分身乏术。9月初,我们总算如期向省教育厅提交了组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请。经过严格的论证和竟争性评审,2009年10月获批准立项,并得到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资助。该工程中心聚焦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是学院获批的第一个科研平台,也是华师获批的第一个工程研究类科研平台。

5.jpg 

华师工科相对薄弱,创办这样一个工程中心并不容易,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6.png 

我当时写了一个请示报告,建议学校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扶持工程中心建设,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时任副校长莫雷教授、科技处贺浪萍处长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相关工作。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场地问题,工程中心的200平方米研发场地,就是在时任校长刘鸣教授的直接过问和亲自督办下才得以解决的,尽管离《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不少于2000平方米相差甚远,但我们知足了,因为学校尽力了!

    依托工程中心,我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是国内最早从事云原生计算研究的团队之一,在网络计算关键技术及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为广东省“粤教云”工程[1]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2]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评价一个科研团队,关键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什么工作,成果给社会或行业带来怎样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我除了给本科生上课,还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也担任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和访问学者的指导教师。

7(1).png

   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计算机导论》、硕士生学位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新发展》、博士生学位课程《高级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新发展》等。

8.JPG

研究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我以为,导师和研究生既是师生关系,更是科研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共同体。我欣赏年轻人的勤奋与才华、成绩与潜力、谦虚与务实,他们参与课题研究的敬业精神、在讨论会上的出色表现,让我认识到“教学相长”的真谛,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

(四)

在院长岗位上,我和全院师生员工一起,为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保住了国家重点学科,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科研方面的一些关键指标实现了零的突破,解决了传播学专业本科生退学费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全院上下团结和谐。这些成绩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我也确实感到无奈和遗憾。院长任期的工作距离全院教职工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但还未见到明显的效果,例如科研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局面,但要产出大成果还需要时间;有一些事情还来不及去做,例如组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等;也有一些事情是应该做的,但由于阻力太大或时机尚未成熟也没有做成,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按照教育学和理学两套方案选拔和培养研究生,两个学科代码(040104/078401)同时招生。

    毕竟一个院长的任期只有四年时间。

    我是在众人的劝说和鼓励下才勉为其难地走上院长岗位的,上任之初我就说过,我是一个过渡性人物。这句话虽然受到上级领导批评,但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2010年6月,在完成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一个院长任期结束的时候,我感到作为“过渡性人物”的自己该退场了,向学校提出不再继续担任院长职务。

11.jpg

    2011年6月,在学院领导班子换届大会上,我作了一个简短发言:

    首先,感谢的话不用多说了,因为真实的感谢永远只存于内心。这些年尽管很辛苦,但全院师生员工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坚持了下来,虽然辛苦,但充实并快乐!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大家一起共事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给我留下美好回忆,我永远铭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在院长任期内,先后与卓雄辉、陈雄辉两位党委书记共事,合作很愉快,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没有必要做自我总结了,与事业相比,个人的任何贡献都微不足道。人生如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人人都有登台的时候,在台上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戏完了,角色也就结束了,是该谢幕的时候了。

(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屈指算来,我卸任院长已经12年了,时光的流逝没有让记忆褪色,当年合作共事朝夕相处的场景、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的画面、克服困难分享喜悦的片段,那些记忆,让人暖心,令人难忘!

今年11月,华南师范大学将迎来90周年校庆,同时,也是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建院40周年。今天的学院,著名专家学者、学科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才俊云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成绩斐然,可喜可贺!祝愿学院的明天更好!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备注:

(1)“粤教云”是《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社会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加快“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东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以“粤教云”为总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提出持续完善“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从2013年起,许骏教授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2015年又被省教育厅聘为“粤教云”工程首席专家,牵头负责“粤教云”总体设计、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及实施方案研究。

(2)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2018年1月获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并入选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类)重点扶持计划,2022年5月通过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许骏教授受聘担任首席科学家,亲历并见证了从申请立项到完工验收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