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的缘分:从理事到名誉理事再回归理事
我职业生涯的3段工作经历与生活的3座城市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受聘广东省“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
我与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的缘分始于1995年,这一年我当选学会第五届(1995-1998)理事,我当时在佛山市工作,是以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的身份进入理事会的,代表佛山市的计算机科技工作者,也算是一种工作安排吧。
1999年,我辞去职务重返大学校园,不惑之年开始了6年的“北漂”生活,这期间我入选学会第七届(2001-2004)名誉理事;2005年,我离开清华大学回到广州工作,2007年从名誉理事转任学会第九届(2007-2011)理事,2020年,我又非常荣幸地当选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2020-2025)。屈指算来,我与省计算机学会结缘已经27年了,与朋友们一起见证了学会的发展壮大。学会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某种意义上是广东乃至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调动和发挥计算机乃至信息科技领域“政-产-学-研-用”各界积极性的最有效组织力量之一,也是最富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学术团体之一。今天的省计算机学会,人才荟萃,著名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才俊云集,在行业乃至社会上都极具影响力。省计算机学会给了我学习成长的平台,与上智者同行、与志同者为伍,我们相聚、相识、相知在学会这个大家庭,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都成了好朋友,这何等快乐!
翻阅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历届理事会名单,从理事转任名誉理事又回归理事,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多见,我拥有这样的经历,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这可能与我第一次进入理事会时比较年轻有关,也与我一直坚持在计算机科研与教学一线有关,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与省计算机学会的缘分。
从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40年,我在计算机行业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旅程,在不同时期关注的主题,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以及自己身处的工作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我特别怀念和感激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很有趣的是,从理事到名誉理事再回归理事,正好与我职业生涯的3段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相关,也和我生活的3座城市相关。
01
佛山:事业起步的地方
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潮,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提供了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和舞台。
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年轻人机遇与挑战,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唯有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才会获得成功。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责任。我下乡插队当过农民,有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经历,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会很深。我在农机厂当过工人,人围着机器转,机器不停,倒班不止,这种辛苦我也经历过。
大学毕业后在江门无线电三厂工作了两年,当时的一些小事让我印象深刻:产品装配线上国产示波器的水平线总是在飘移,而进口的同类产品却非常稳定;总装生产线如果使用国产焊锡,大量的整机产品就不能一次通过质检,……这些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它深刻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价值取向。我很欣赏一位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学教授说过的话:中国农民肯干、实干、苦干的精神,是科研人员最好的导师,黄土地提出的各种问题,给科研人员拓展了无限的研究方向。
应用需求是创新的源泉,计算机技术研究与行业重大应用需求相结合,既可以抓准技术攻关的发力点,也有利于创新成果实际应用。纺织、陶瓷和电子信息是当时佛山市三大支柱产业,有很多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需要攻关。我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气流纺纱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束了我国纺织行业该类装备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历史;应用于陶瓷行业的喷涂机器人达到国际同类工业机器人先进水平;计算机控制超高亮度LED大型电子显示系统研制填补当时国内空白,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1991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科技专家”称号,成为全市首批40名市委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之一,介绍我带领团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题新闻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佛山日报》刊发了题为《年轻的计算机专家许骏》的专访,我成了所谓的新闻人物。
1992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佛山地区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科技专家。1993年,当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4年,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在全省高教系统5位获奖者中,我是最年轻的,照片及介绍上了《南方日报》头版头条。
1996年,当选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杰出青年奖章”,青年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自已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留给了这座城市。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成功多归因于自身因素,低估了时代红利的重要作用,其实,在历史大潮面前,个人是渺小的,但个人的选择确实可以改变命运,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再加上足够的勤奋努力,成功不再遥不可及。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并非虚无縹缈,它往往就孕育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孕育在干事创业的奋斗过程中,更与每一次的个人选择有关。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突出贡献专家和杰出教师,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干一番事业的舞台和机会,躬逢其盛,是一种幸运,我和我的团队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就我个人而言,选择了计算机这个行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也是一种幸运。在我看来,科研是工作,更是一种爱好,快乐做人,开心做事,一路走来,水到渠成。我特别怀念和感激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
年轻是当时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佛山市最年轻的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最年轻的杰出教师……。1994年,担任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是市属学会最年轻的理事长。做学问搞科研,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对人的信任,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的论资排辈,也没有受到考核指标的束缚,可以用一种宽松的心情做感兴趣的事情,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执着追求乐在其中。创新的本质是反权威的,当前高校乃至学术界过分强调学术权威的状况令人担忧。放开手脚让年轻人去干吧,青年是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年轻人有热情、能专注、体力好,是最能干大事的时候,我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就是在35岁前完成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和舞台,对成长中的年轻人多一些偏爱,多做一些补台的事情,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挑大梁担重任。
02
北京:6年“北漂”生活
我在专业技术成长最快的时期默默无闻,那时心很平静,后来成了所谓的专家,名目繁多的评审会论证会,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1995年起,我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担任佛山职工大学副校长、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佛山市政协常委等,会议应酬多了,读书的时间少了。
我认为,青年人过早得到社会的高知名度不一定是好事。成绩、荣誉和地位,像电荷一样,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电荷在一个人身上积累多了,电压就会升高,“高电压”使别人难以接近,自己也十分危险,解脱的方法就是“放电”,回到零电位,回归宁静与平淡。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和头衔,而在于能否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和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其实,所有的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放弃才能通往自由之路。
1999年初,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辞去所有职务,放弃进入“仕途”的机会,静下心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我当时是市管干部,也是市委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辞职要市委组织部批准。衷心感谢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的宽容和理解,组织上批准了我的辞职报告,让我在不惑之年开始了6年的“北漂”生活。
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我毅然辞职求学,放弃已有的光环,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让外人难以理解甚至显得有些另类,但却遂了我个人的心愿。心安是归处,人生选择没有最优,只有随心,只要这种随了自己心愿的选择,不违反组织原则、不违背道德规范、不妨碍事业发展、不伤害他人利益,那就让自己随心而去吧。人生有得也有失,人不只是追求,还有放弃。放弃明月才有朝阳,放弃春花才有秋果,关键在于能否在人生得与失之间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在得到时要谦逊,在失去时也要达观,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秋天景色,可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也可以是“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心态决定一切,心若静,风奈何!
从工作单位辞职就是离开了体制,丢了铁饭碗,生活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到了写一本畅销书,这样就有稿费收入了。但写一本畅销书谈何容易!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在想到与做到之间。既然想到了,就付之行动吧。说干就干,我苦干6个月,写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一书,带着这本书稿踏上北漂之旅。该书很快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获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后来还入选了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天谢地,在写畅销书这件事情上,我算是想到也做到了。这一经历也让我对所谓“铁饭碗”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指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重返大学校园,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送走一个个风雪黄昏;夜守书斋,台灯下宁神展卷,尽情享受读书做学问的乐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收获的是一份宁静与自由,还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何克抗教授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在IT技能测评自动化这一学科前沿方向做了开拓性和系统性工作,解决了长期困扰计算机教育的技能训练与考核问题,终结了用纸和笔考计算机操作的历史,出版了专著《IT技能测评自动化:理论•技术•应用》,《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分别以“计算机辅助测评研究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难点问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2003年1月,我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感谢史美林教授帮我解开清华情结。
我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总分在地区名列前茅,但却错失了到清华大学求学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多少年过去了,亲朋好友见面总会提起此事,这一切深印在脑海挥之不去。
2001年10月,我主持完成的一个科研项目在珠海市召开成果鉴定会,清华大学史美林教授是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见面,会后史美林教授因有别的事情没有马上回北京,在珠海多逗留了一天,于是我们有机会深入交谈,其中自然谈到我的清华情结,他建议我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正是这次珠海之行,我认识了史美林教授并最终圆了清华梦。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恰逢其时的相遇,不早不晚,一切刚好,我和史教授的相遇就是如此。1978—2003年,整整25年过去了,我常想,如果当初走进清华园,今天会是什么样子?但历史没有如果,也不能假如。
网格计算在当时是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在史美林教授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网格计算支撑环境及中间件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出版了专著《网格计算与e-Learning Grid: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和《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理论与算法》。国家远程教育网格示范工程LAGrid在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研成果既上书架也上货架,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主持召开该项科技成果鉴定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教育报》第1版以“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题报道了该成果。
清华礼堂前的草坪南端有一个日晷,上面刻了四个字:“行胜于言”,告诫人们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
回顾清华园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我和我的团队一同迎来朝阳送走黄昏,清华园的绿树繁花和湖光山色见证了我们匆匆的步履和忙碌的身影,实验室的灯光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在一个得到国家和社会大力支持,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而又相对自由、纯洁、宽松的环境中专心于学问,这是非常幸运的。清华园给我留下的不只是美好回忆,而且真正成为不断滋润我人生的精神源泉。
03
广州:续写春天的故事
2005年,我离开清华大学回到广州,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三次走出“象牙塔”,在企业总工程师岗位上工作。
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信息、网络与通信是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必须重视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我牵头组织实施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参与了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通信主题项目,目标是以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感谢集团公司总经理庞铁和各位同事,我们在一起合作共事非常愉快!
一年多以后,我重回学术界,受聘华南师范大学一类岗特聘教授,并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领导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但校企产学研合作从未中断,我至今仍兼任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感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让我有机会在高校与产业跨界工作,体会不同角色的价值与乐趣。
2008年是国内云计算元年,我带领团队布局云计算研究,牵头组建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云原生计算研究的团队之一,在云操作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已在教育行业和工业互联网领域落地应用,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支持。
当院长是有压力的,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工作不到位耽误了学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当院长也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项目要“领军”,博士后、访问学者、博士生硕士生逐一指导,开会接待应酬一个不能少。
在院长岗位上,我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为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保住了国家级重点学科,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保持国内领先,科研工作一些关键指标实现零的突破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全院上下团结和谐。这些成绩是学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2010年6月,在完成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一个院长任期结束的时候,我提出不再继续担任院长职务。2011年6月,在学院领导班子换届大会上,我作了一个简短发言:
首先,感谢的话不用多说了,因为真实的感谢永远只存于内心。这些年尽管很辛苦,但全院师生员工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坚持了下来,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大家一起共事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特别是先后与两位党委书记共事,合作很愉快,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没有必要做自我总结了,与事业相比,个人的任何贡献都微不足道。人生如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人人都有登台的时候,在台上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戏完了,角色也就结束了,是该谢幕的时候了。
卸任院长后,受聘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组长和首席专家,牵头组织实施“粤教云”工程,负责“粤教云”总体设计、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及实施方案研究,为省教育厅提供决策咨询,带领团队亲历并见证了“粤教云”工程的起源与发展。“粤教云”是《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社会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加快“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东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以“粤教云”为总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提出持续完善“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
回顾自己的专业技术生涯,不足言成绩,乏善可陈,经历的一些事情仅仅是在岗位上应该做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都不过是雪地上的爪印,正如心苏东坡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的人生经历很寻常,寻常的日子,寻常的路,只是不曾慵懒,没有停步,像笨鸟那样每日先飞。没有一夜成名的幸运,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路走来,有过“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有过“沉醉不知归路”的着迷,有过“剪不断,理还乱”的迷惘,如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感谢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从容赶路的时间和空间;感谢领导和专家,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指导给了我走对、走好、走远人生路的自信;感谢和我一起赶路的同伴,你们给我机会给我力量;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你们一声声关切的问候给我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特别感谢省计算机学会,我与学会的情缘弥足珍贵!在我职业生涯中有过不同的工作经历,也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过,但与省计算机学会的情缘始终如一,我一直是学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每想起,总有一份感动,暖在心怀,这种家的感觉真好!感恩学会这个学习成长的平台,感恩一路同行的朋友们!祝愿学会越办越好!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