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骏: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专著《移动自组织网络》后记

凡是过往的事,都将成为我们下一段人生的开头。相比所有的过往,未来更值得期待。经年后,往事都成笑谈。

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专著《移动自组织网络》后记 


作者简介:许 骏,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研究,曾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带领团队主要从事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受聘广东省“粤教云”工程专家组组长和深圳教育大数据工程首席科学家。


本文是许骏教授为学术专著《移动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与路由技术》撰写的后记,该书2019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凡是过往的事,都将成为我们下一段人生的开头。相比所有的过往,未来更值得期待。经年后,往事都成笑谈。 1.png

出书对我来说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撰写及全书统稿工作是在2018年完成的,这一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77级大学生[“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入学40周年,也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应邀参加了一些纪念活动和座谈会,回忆往事,感触良多。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正是在这个春天,我离开了下乡插队三年多的农村,走进大学校园,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从那个春天开始的。40年春风秋雨,40载弹指一挥间,我们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共同见证了祖国的迅猛发展和沧桑巨变,躬逢其盛、参与其中并为之拼搏,祖国的无上荣光中有我们发出的光和热!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追梦之旅艰辛且漫长,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感悟,走一程,不妨回过头看一看,对往事、对人生旅途和心路历程来一番回忆与思索,细细盘点品味,苦乐尽在其中。
一、40多年前,我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在农村经历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体验式教育。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从农民兄弟那里学到的东西,是我们这代人最宝贵的财富,为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8年3月,成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进入中山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
      我小时候在农村小学读书,跟今天大城市里“饱受”各种辅导班“困扰”的小朋友相比,拥有一个更加单纯快乐的童年。源于一位小学教师的启蒙教育,我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开始组装收音机,高中已经自学了《晶体管电路》和《无线电电子学》等科技书,当一名电子工程师是少年时代的梦想。我庆幸自己在中学阶段遇上了有学问的好老师,他们都是省城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文革”时期回到原籍或下放到农村任教,成了我们的老师。上高二时,我们的数学老师因事外出一段时间,他指派我来代课,原因可能是我在此前参加中学数学竞赛得过第一名。给同班同学上数学课这一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74年6月,我高中毕业,到粤西农村插队,当时叫上山下乡。那是极其艰苦的一段岁月,但也充满理想与激情,这段生活磨砺了我,也滋养了我。我们每天辛勤劳作,犁地耙田、插秧割稻、挖坑修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很快就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深得农民兄弟的信任,大家推选我当生产队副队长兼会计,用今天的说法算是当“村官”了。我的无线电技术在农村派上了用场,自己动手办起了广播站,身处大山深处也能通过无线电波了解外面的世界。当地水资源丰富,我们因地制宜建成了小水电站,山村从此用上了电,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步入了初级电气化阶段。我还结合实际需求搞技术革新,研制全自动可控硅恒流充电设备和三相电动机缺相自动保护装置,这算是我的早期科研工作了。平心而论,作为下乡知青,温饱都成问题,玩无线电搞技术革新的确有些奢侈,我常常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是买晶体管摆弄无线电还是买猪肉美餐一顿?当时一只晶体管和一斤猪肉的售价都是一元伍角。我往往是把钱花在购买电子元器件上,因为我太喜欢无线电了。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做出这样的选择很不容易。我们这代人大都读过高尔基《我的大学》并受其影响,认为真正获得人生的知识必须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历练一番,加上当时的口号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下乡插队期间,我当过电影放映员,当年的露天电影成为乡村夜晚的美好回忆。我还当过小学代课教师,教小学五年级数学和初中二年级物理(当时小学有附设初中班)。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当时全国上下的一项重大任务,我被选派到县农机二厂学习汽车拖拉机维修技术,后来大队办起了农机站,我又干起了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技术员。由于各方面表现优秀,曾当选原湛江地区上山下乡知青标兵,这既是荣誉,更是肯定。三年多的知青生活,在农村这个大课堂里,我们阅读大自然这部永恒的经典和人世这本厚重的大书,读懂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体会了劳动的光荣与优雅,对农民、农村和农业有了较多的了解,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已逐渐成为历史,但给我留下的印记难以磨灭。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从农民兄弟那里学到的东西,是我们这代人最宝贵的财富,它深刻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价值取向。我很欣赏一位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学教授说过的话:中国农民肯干、实干、苦干的精神,是科研人员最好的导师,黄土地提出的各种问题,给科研人员拓展了无限的研究方向。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同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1978年3月,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在广州中大康乐园,从此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山大学,也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大77级电子。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丰富而充实的,一名无线电爱好者走进了重点大学的无线电电子学系,能不兴奋和跃跃欲试吗?那时的我们年轻有活力,大家都不知疲倦地学习,当时有两句响亮的口号:一个是要把被耽误的青春夺回来;另一个是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班上每一位同学都是好样的,各有各的优秀,各有各的精彩,同窗四年,朝夕相处,我们收获了成长和友情,我十分珍惜并铭记于心。得益于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政策,我在大学三年级免修了“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这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门首次开设的新课程,任课老师编写了一本厚厚的教材。促成此事的起因很偶然也很有趣,新学期第一次上课,课间休息我就“早退”,到图书馆看书去了,课本还留在教室被任课老师发现,这引起了他对我的关注。这位老师没有对“逃课”的学生“兴师问罪”,还给我开“小灶”,专门安排课程免修考试,当然它要比正常的课程期末考试难度更大、更严格,既有笔试考理论,还要在实验室考核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我的综合成绩是98分,已经接近满分了,这要归因于自己出于专业兴趣长期坚持看书学习和动手实践打下的基本功,也与我提前阅读了几本同名课程教材有关。免修课程后,老师让我当助教,于是我有机会系统深入学习“数字逻辑设计与计算机组成”等后续课程,并参与了老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为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感恩母校的教育培养,难忘老师的师表风范,师友情谊,弥足珍贵,岁月的磨洗没有让记忆褪色,我的内心深处,始终珍藏着一份中大情结,一片同学深情。中山大学离珠江电影制片厂很近,免修课程后,我有更多时间去那里看电影,这也是我大学生活的一段愉快记忆。毕业分配时,我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当一名电子工程师的梦想。广东江门无线电三厂是一家研发生产电视机、收录音机和其他广播器材的企业,我从生产线工人到总装车间技术负责人,两年多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得到了锻炼,对IT企业有了较多了解。
二、30年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提供了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和舞台,我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从一名无线电爱好者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从农村小学代课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当选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为青年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年轻人机遇与挑战,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唯有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才会获得成功。1987年下半年,我在中山大学完成了数字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开始思考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我下乡插队当过农民,有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经历,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会很深。我在农机厂当过工人,人围着机器转,机器不停,倒班不止,这种辛苦我也经历过。大学毕业后在无线电厂工作了两年,当时的一些小事让我印象深刻:产品装配线上国产示波器的水平线总是在飘移,而进口的同类产品却非常稳定;总装生产线如果使用国产焊锡,大量的整机产品就不能一次通过质检……这些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做真学问、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责任,面向应用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绝不是一句空话。纺织、陶瓷和电子信息是当时佛山市三大支柱产业,有很多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需要攻关。我带领团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气流纺纱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束了我国纺织行业该类装备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历史;应用于陶瓷行业的喷涂机器人达到国际同类工业机器人先进水平;计算机控制超高亮度LED大型电子显示系统研制填补当时国内空白,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我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突出贡献,1991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科技专家”称号,成为全市首批40名市委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之一,介绍我带领团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题片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佛山日报》刊发了题为《年轻的计算机专家许骏》的专访,我成了所谓的新闻人物。1992年,我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佛山地区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科技专家,成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成功多归因于自身因素,低估了时代红利的重要作用,其实,在历史大潮面前,个人是渺小的,但个人的选择确实可以改变命运,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再加上足够的勤奋努力,成功不再遥不可及。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并非虚无缥缈,它往往就孕育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孕育在干事创业的奋斗过程中,更与每一次的个人选择有关。从一名无线电爱好者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干一番事业的舞台和机会,躬逢其盛,是一种幸运,我和我的团队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就我个人而言,选择了计算机这个行业,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也是一种幸运。在我看来,科研是工作,更是一种爱好,快乐做人,开心做事,一路走来,水到渠成。我特别怀念和感激领导的关心支持、专家的鼓励指导和同事们的合作帮助!
      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参加工作以来,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很好的老师,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良师益友的教诲和提携,让我一生受益。我长期在高校任职,在我心中,教书,不仅是我选择的职业,更凝聚着我的热情和理想。我主讲过“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尽职尽责。注重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让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牵头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编著出版了高校教材《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其最大特色是强调对计算机系统完整软硬件技术栈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担任佛山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组组长(挂靠在市科协),组织了面向全体市民的计算机科普教育活动,主编出版教材《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基础》。1993年,我当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4年,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奖,在全省高校系统5位获奖者中,我是最年轻的,照片及介绍上了《南方日报》头版头条。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都曾教过,这是平生最得意的一件事。如今,每当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生怕误人子弟。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一直主张慎为人师,教为不教,学为创新。教师职业平凡而伟大,我不赞成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和铺路石一类的角色,这些称谓对教师是一种压力,让人觉得教师很苦很累付出太多。其实教师不应该、实际上也不是悲剧角色,教学相长才是教师职业的最大乐趣,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完全可以成就自我。感谢我的学生,你们让我认识到“教学相长”的真谛,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
      1996年,我当选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杰出青年奖章”,因为排名第一,被人们戏称为“青年一号”。这一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首次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序列,由市委市政府颁发证书和奖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带国徽的证书。这次杰出青年评选也是一次跨世纪的表彰活动,按照每五年一届的安排,下一届评选要到2001年。这一届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格外引人注目,候选人专访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反复播出,报纸上刊登候选人的事迹介绍,还组织全体市民投票,颁奖典礼文艺晚会现场直播,影响很大。颁奖典礼是在周五晚上,我周六上午便匆匆离开佛山到外地出差,首先是因为工作需要,同时也想暂时避开人们关注的目光。

我在专业技术成长最快的时期默默无闻,那时心很平静,注意力非常集中。后来成了所谓的专家,名目繁多的评审会、论证会不断。1995年起,我担任佛山职工大学副校长、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佛山市政协常委等,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占用了不少时间,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我认为,青年人过早得到社会的高知名度不一定是好事。成绩、荣誉和地位,像电荷一样,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电荷在一个人身上积累多了,电压就会升高,“高电压”使别人难以接近,自己也十分危险,解脱的方法就是“放电”,回到零电位,回归宁静与平淡。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和头衔,而在于能否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和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其实,所有的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放弃才能通往自由之路。
三、20年前,我辞去职务重返大学校园,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6年“北漂”生活收获了一份宁静与自由,也收获了从事学术研究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我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做学问、搞研究。1999年初,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辞去所有职务,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搞研究。我当时是市管干部,辞官要市委组织部批准,这点我是清楚的。原本以为辞职只是工作单位内部的事情,手续会比较简单,其实不然,也要市委组织部批准,因为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市委组织部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科技专家。衷心感谢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的宽容和理解,组织上批准了我的辞职报告,让我在不惑之年开始了6年的“北漂”生活,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习和工作。
      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我毅然辞职求学,放弃已有的光环,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让外人难以理解甚至显得有些另类,但却遂了我个人的心愿。心安是归处,人生选择没有最优,只有随心,只要这种随了自己心愿的选择,不违反组织原则、不违背道德规范、不妨碍事业发展、不伤害他人利益,那就让自己随心而去吧。人生有得也有失,人不只是追求,还有放弃。放弃明月才有朝阳,放弃春花才有秋果,关键在于能否在人生得与失之间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在得到时要谦逊,在失去时也要达观,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秋天景色,可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也可以是“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心态决定一切。超然于成败得失之上,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心若静,风奈何!然而,从工作单位辞职就是离开了体制,丢了铁饭碗,生活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到了写一本畅销书,这样就有稿费收入了。但写一本畅销书谈何容易!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在想到与做到之间。既然想到了,就付之行动吧。说干就干,我苦干6个月,写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一书,带着这本书稿踏上北漂之旅。该书很快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获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后来还入选了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天谢地,在写畅销书这件事情上,我算是想到也做到了,这属于一边吹牛一边奋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一经历也让我对所谓“铁饭碗”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指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重返大学校园,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送走一个个风雪黄昏;夜守书斋,台灯下宁神展卷,尽情享受读书做学问的乐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此我深有体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全过程即计算机辅助测评(computer assisted assessment,CAA)是当时计算机应用研究的热点。在何克抗教授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计算机辅助测评理论与技术研究,在IT技能测评自动化这一学科前沿方向做了开拓性和系统性工作。我们提出技能测评自动化一般模型,给出技能结构算法和任务环境建模方法,解决了测评过程交互信息形式化表示与自动推理问题,突破了真实环境IT技能自动测评关键技术,出版了专著《IT技能测评自动化:理论•技术•应用》。成果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计算机教育的技能训练与考核问题,终结了用纸和笔考计算机操作的历史。《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分别以“计算机辅助测评研究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难点问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2003年1月,我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感谢史美林教授帮我解开清华情结。我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总分在地区名列前茅,但却错失了到清华大学求学的机会,这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多少年过去了,亲朋好友见面总会提起此事,这一切深印在脑海挥之不去。2001年10月,我主持完成的一个科研项目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成果鉴定会,清华大学史美林教授是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第一次见面,会后史美林教授因有别的事情没有马上回北京,在珠海多逗留了一天,于是我们有机会深入交谈,其中自然谈到我的清华情结,他建议我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正是这次珠海之行,我认识了史美林教授并最终圆了清华梦。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恰逢其时的相遇,不早不晚,一切刚好,我和史教授的相遇就是如此。1978—2003年,整整25年过去了,我常想,如果当初走进清华园,今天会是什么样子?但历史没有如果,也不能假如。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在当时是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在史美林教授的支持下,我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网格计算支撑环境及中间件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三维协作感知模型、动态数据聚合模型及其算法,将统计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和核函数方法引入社会网络协作机制研究,建构了相似关系可计算判定和度量的理论与算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网格计算与e-Learning Grid: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和《协作社群形成与演化机制:理论与算法》。技术创新不止于专著论文,国家远程教育网格示范工程LAGrid在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研成果既上书架又上货架,是科研工作的一种追求,上书架是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上货架就是实际应用、产生效益,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2004年12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主持召开该项科技成果鉴定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教育报》第1版以“我国网格计算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

回顾清华园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我和我的团队一同迎来朝阳送走黄昏,清华园的绿树繁花和湖光山色见证了我们匆匆的步履和忙碌的身影,实验室的灯光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在一个得到国家和社会大力支持,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而又相对自由、纯洁、宽松的环境中专心于学问,这是非常幸运的。感谢史美林教授将我带入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前沿研究领域,清华园给我留下的不只是美好回忆,而且真正成为不断滋润我人生的精神源泉。
四、10多年前,我离开清华园回到广州工作,先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研发工作,后重返学术界,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领导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卸任院长后,被广东省教育厅聘任为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牵头组织实施“粤教云”工程。工作虽然辛苦,但充实并快乐,“是非经过不知难”,实话实说,这个过程很折磨人,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难且一直在坚持,初心始终是我们前行最深沉的力量。
      2005年春,我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后出站,回到广州工作,任广州电子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作为一家有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必须将研发工作往前移,加强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我牵头组织实施了《移动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多项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尽管一年多以后我又重回学术界,在高校领导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但校企产学研合作从未中断,我至今仍兼任广州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
      2006年夏,我受聘华南师范大学一类岗特聘教授,担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育技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学院有过辉煌的历史,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学院,也是全校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想起那些曾在此工作的前辈们,总让我肃然起敬,我对自已说,这世上优秀的人太多了,凭什么你获得这份教职?唯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份荣幸。
      要在高校真正教好书,首先要把研究做好,这点我很清楚,因为高质量的教学只有在浓厚的学术研究环境中才能实现,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误人子弟的,不出科研成果仅教好书不能算是优秀教师。感谢我的同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最坚定的支持。我们没有节假日,每天从清晨到深夜,中午也只能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放平”片刻。天道酬勤,我们顶住了压力,科研工作在艰难中起步,当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等科研协作网络研究”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移动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与先进路由技术研究”,提出融合对等计算、自组织网络和网格计算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出版了专著《面向服务的网格计算:新型分布式计算体系与中间件》,清华的研究工作在新单位得到延续和发展。2008年是国内云计算元年,我带领团队布局云计算研究,牵头组建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工程中心聚焦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是国内最早从事云原生计算研究的团队之一。

      我是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为其难走上院长岗位的,上任之初我就说过,我是一个过渡性人物,这句话虽然受到上级领导批评,但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当院长是有压力的,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工作不到位耽误了学院的发展,“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当院长也很累,学术上要做“带头人”,科研项目要“领军”,博士后、访问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逐一指导,开会接待应酬一个不能少。
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计算机导论》、硕士生学位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和《高级计算机网络》、博士生学位课程《计算机教育应用新发展》。

在院长岗位上,我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为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保住了国家重点学科,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保持国内领先,科研工作的一些关键指标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全院上下团结和谐。这些成绩是学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2010年6月,在完成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一个院长任期结束的时候,我感到作为“过渡性人物”的自己该退场了,提出不再继续担任院长职务。

2011年6月,在学院领导班子换届大会上,我作了一个简短发言:

首先,感谢的话不用多说了,因为真实的感谢永远只存于内心。这些年尽管很辛苦,但全院师生员工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坚持了下来,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大家一起共事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特别是先后与两位党委书记共事,合作很愉快,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没有必要做自我总结了,与事业相比,个人的任何贡献都微不足道。人生如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人人都有登台的时候,在台上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戏完了,角色也就结束了,是该谢幕的时候了。

不当院长后,我专注于“粤教云”工程。

迈出第一步,共看云起时。从2009年初开始,我带领团队一直在论证云计算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一个示范工程,当时,国内云计算产业缺乏具有重大实际价值的典型应用,“空中楼阁”现象非常突出,应用落地已成为当务之急。2011年8月,我代表项目团队向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建议:“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建设教育云公共服务体系,取名“粤教云”工程,当时省教育厅正在组织编制《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2012年1月,我们团队向广东省科技厅提交《云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粤教云”工程》项目申请。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团队前期的一系列工作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2012年5月,《云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粤教云”工程》获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2012年6月,《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粤教云”列为五大行动计划之一;201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云计算发展的意见》,将电子政务云、粤教云、文化娱乐云、交通物流云、医疗健康云、信息安全云和企业服务云等列为重点示范应用项目。与其他行业云相比,只有教育云正式命名为“粤教云”,这与我们团队的前期论证工作密不可分。至此,“粤教云”工程完成了论证立项。2013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成立“粤教云”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时任厅长罗伟其教授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担任专家组顾问,我担任专家组组长。

更上一层楼,“粤教云”定位为总抓手。2015年10月29日,省教育厅召开《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编制座谈会,我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了发言,代表项目团队向省教育厅建议“十三五”加强全省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继续推进“粤教云”工程建设,巩固“粤教云”示范应用成果,这些意见和建议均被采纳。2015年11月,我被省教育厅聘为“粤教云”工程首席专家,牵头负责“粤教云”总体设计、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和实施方案研究,为省教育厅提供决策咨询。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十二五”“粤教云”存在的突出问题,超前考虑“十三五”面临的新挑战。

以容器、微服务和DevOps为代表,云计算发展进入云原生阶段,毫无疑问,IT架构的下一站就是云原生架构。我们团队抓住云原生计算的机遇,布局云操作系统等新型基础软件研发,探索既有效破解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又不与主流技术脱钩的技术路线,相关成果为“十三五”“粤教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十三五”“粤教云”以构建“大平台+泛终端+富生态”的应用新格局、切实提高服务支撑能力和建设效益为目标,以云操作系统作为平台软件的底座,支持多方参与教育云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平台互联、数据互通和应用协同。2016年8月4日,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主持召开“粤教云”专题研讨会,我代表项目团队汇报“十三五”“粤教云”总体设计、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及建设方案,会上明确将“粤教云”定位为“十三五”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的“总抓手”。当时《广东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会上决定按“总抓手”这一提法调整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文字表述。2016年12月27日,全省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英德市召开,时任副省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要求以“粤教云”为总抓手,建设与广东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年12月30日,《广东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以“粤教云”为总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2018年8月,《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与“粤教云”工程》在广州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12月,省教育厅在广州召开《“粤教云”总体架构及技术标准发布暨示范应用试验区总结会》。此后,“粤教云”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提出持续完善“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粤教云”工程的成功实践,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他行业云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能够有机会组织领导“粤教云”工程,我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粤教云”工程从论证、立项、研发到示范应用,我总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毕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作为这个项目团队的总召集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焦急人”,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就好像我脸上的皱纹,显然易见,密集而且深邃。在“粤教云”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也遇到一些质疑和批评,但我们团队敢于直面困难、不回避问题,一直在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累并快乐着,难且一直在坚持,所以才有今天的进步,初心始终是我们前行最深沉的力量。

这段旅程我们倍感自豪。 “粤教云”是《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社会服务领域重点项目,我们团队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探索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创新的机遇与路径,在云操作系统及新兴平台软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效支撑了“粤教云”工程建设,影响了广东教育信息化从“十二五”到“十三五”10年的发展,体现了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的责任担当,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

这段旅程我们心怀感激。“粤教云”是项目各参与单位大团结、大协作的产物,项目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依靠团队力量集体攻关取得的。感谢省教育厅原厅长罗伟其、巡视员赵康、副厅长朱超华、副厅长王创以及“粤教云”项目领导小组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以及“粤教云”项目专家组各位专家的鼓励与指导!感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副主任李昶、云永先、许力以及原主任彭红光的支持与配合!感谢团队的各位同事,我们并肩前行,一起亲历和见证了“粤教云”工程的起源与发展。感谢所有以不同方式为“粤教云”工程做出贡献的同志和朋友们!

回顾自己的专业技术生涯,不足言成绩,乏善可陈,经历的一些事情仅仅是在岗位上应该做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都不过是雪地上的爪印,正如苏东坡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的人生经历很寻常,寻常的日子,寻常的路,只是不曾慵懒,没有停步,像笨鸟那样每日先飞。没有一夜成名的幸运,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路走来,有过“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有过“沉醉不知归路”的着迷,有过“剪不断,理还乱”的迷惘,如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感谢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从容赶路的时间和空间;感谢领导和专家,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指导给了我走对、走好、走远人生路的自信;感谢和我一起赶路的同伴,你们给我机会给我力量;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你们一声声关切的问候给我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夜已经很深了,我仍毫无倦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即将来临,对明天、对未来,我始终充满期待。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明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谈不上赶早先行,但需要“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韧劲与朝气,未来就在我们从容自信、坚毅果敢的脚步里,在我们担当有为、激情创新的征程上。我们热切期待与同行朋友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迎接“风景这边独好”的明天!

许  骏  

2018年12月初稿  

2019年6月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