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工程中心牵头完成的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与“粤教云”工程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工程中心牵头完成的《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与“粤教云”工程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2018年8月2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组织并主持召开《云计算关键技术及新型云应用引擎与“粤教云”工程》科技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的支持。

1.JPG

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的9位专家教授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倪光南研究员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雄辉研究员、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骏教授、王冬青副教授、柳泉波博士、任光杰博士、韩后博士,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李昶副主任以及项目合作单位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鉴定会。


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委托,鉴定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曹元大教授主持。

5.JPG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雄辉研究员代表成果完成单位致辞,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业界合作单位表示感谢。

2.1.JPG

鉴定会上,项目负责人、工程中心主任许骏教授汇报了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柳泉波博士做了技术报告并向与会专家展示了相关成果。


2012年以来,工程中心团队先后承担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云计算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与“粤教云”工程》《容器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和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项目《面向“粤教云”教育资源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建设及规模化应用》,持续发力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大规模广域分布式集群管理、云计算资源高效并发调度、有状态容器化应用在线迁移以及零信任认证与授权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已经转化为团体技术标准和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的云操作系统uEngine,技术自主可控,内核自主开发。统一管理“云-边”融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资源,适配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集成容器、微服务、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等云原生计算技术,自动化管理共性服务和行业应用的完整生命周期。项目成果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核心产品和平台解决方案等已在“粤教云”工程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粤教云”是《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社会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加快“粤教云”平台建设。“粤教云”是政府高度重视、同行广泛关注和社会热切期盼的重大工程。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负责人许骏教授的研究报告和柳泉波博士的技术报告,观看了成果演示,审阅了查新报告、测试报告、用户报告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创新性强,应用效果显著,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力度,请有关部门对后续研究与发展给予更多支持。